?餐飲廚房設備的正確使用不僅關系到設備壽命,更影響食品安全和操作安全。以下是使用餐飲廚房設備時需要注意的八大忌用知識點,需嚴格規避:
?

一、忌忽視設備 “空轉” 危害
風險:多數廚房設備(如絞肉機、切片機、豆漿機)在無物料狀態下空轉,會導致刀片、齒輪等部件因摩擦過熱而磨損,甚至引發電機過載燒毀。
舉例:絞肉機未放肉就啟動,刀片與機腔干磨可能崩刃;電炸鍋未加油就通電,加熱管會因高溫變形。
禁忌:啟動設備前必須確認物料已放置到位,嚴禁 “無負載運行”。
二、忌用硬物清潔易損部件
風險:不銹鋼工作臺、不粘鍋、烤盤等表面常有涂層或拋光層,用鋼絲球、硬毛刷等硬物清潔,會刮傷表面,導致生銹、粘鍋或滋生細菌。
細節:
不粘鍋涂層被刮后,脫落的涂層可能混入食物,且裸露的金屬層易生銹;
消毒柜、蒸箱的內膽若被刮傷,會破壞密封性,影響保溫和消毒效果。
禁忌:清潔時應使用軟布、海綿或專用尼龍刷,配合中性清潔劑(避免強酸強堿)。
三、忌超量程使用設備
風險:任何設備都有額定負載(如和面機的面粉量、冰箱的冷藏容量、壓面機的面團厚度),超量程使用會導致設備運行不暢、能耗驟增,甚至引發機械故障。
舉例:
和面機一次性加入超過額定重量的面粉,會導致電機卡頓,齒輪箱損壞;
冰箱塞得過滿,冷氣循環受阻,制冷效率下降,食材易變質。
禁忌: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的 “最大負載”“容量上限” 操作,預留 10%-20% 的余量。
四、忌忽視高溫設備的冷卻與防護
風險:電炸鍋、烤箱、扒爐等高溫設備,表面溫度可達 200℃以上,若操作后立即觸碰、澆水或覆蓋易燃物,易引發燙傷、設備炸裂或火災。
禁忌:
高溫設備使用后需自然冷卻至 60℃以下再清潔,禁止直接潑冷水(避免金屬部件因驟冷變形);
設備周圍 1 米內不得放置抹布、紙箱等易燃物品,操作時需戴隔熱手套。
五、忌混用清潔劑或違規消毒
風險:誤用腐蝕性清潔劑(如燒堿、草酸)清洗食品接觸設備(如絞肉機、菜盆),會導致殘留物污染食物;用酒精、汽油等易燃液體清潔帶電設備,可能引發短路或火災。
細節:
消毒柜必須使用專用消毒程序(如高溫、紫外線),禁止將化學消毒劑直接倒入內部;
洗碗機需用專用洗碗鹽和亮碟劑,混用其他洗滌劑可能產生泡沫溢出,損壞水泵。
禁忌:食品接觸類設備需用食品級清潔劑,帶電設備清潔前必須斷電,遠離易燃清潔劑。
六、忌長期不清理設備內部雜質
風險:油煙機、排煙罩、過濾器等設備若長期不清理,油污堆積會降低排煙效率,甚至因高溫引發油煙自燃;粉碎機、榨汁機的殘渣殘留會滋生細菌,污染后續食材。
舉例:油煙機濾網 3 個月未清洗,油污可能滴落到明火上引發火災;制冰機蒸發器結霜過厚,會導致制冰量下降,且冰塊易受細菌污染。
禁忌:制定定期清潔計劃(如油煙機每周擦濾網、每月洗管道,制冰機每周除霜)。
七、忌違規改裝或拆解設備
風險:為圖方便擅自改裝設備(如短接漏電保護器、更換非原廠零件、加長電線),會破壞設備的安全設計,導致漏電、短路等安全隱患。
舉例:將冰箱電源插頭換成更大功率的插座,可能因線路過載引發火災;拆解商用咖啡機的壓力閥,會導致壓力失控,引發蒸汽噴射傷人。
禁忌:設備出現故障必須由專業維修人員處理,嚴禁私自拆解、改裝或更換核心部件。
八、忌忽視設備 “待機” 與斷電規范
風險:長期讓設備處于待機狀態(如烤箱、冰箱徹夜通電但不使用),會增加能耗和部件損耗;臨時停機時不拔插頭,可能因電壓波動損壞電路。
例外:冰箱、冷柜需 24 小時運行(但需定期檢查溫控器是否正常),其他設備(如攪拌機、切片機)工作結束后必須斷電。
禁忌:非必要不啟用 “待機模式”,下班前務必檢查所有設備的電源是否關閉。
遵循這些禁忌,既能延長廚房設備的使用壽命,降低維修成本,更能從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和操作安全,避免因設備故障引發的意外事故。